诗文如下:
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首联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”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这场雨的好,它仿佛知晓时节的变化,在春天万物复苏之际适时而降。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规律,也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。
颔联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进一步刻画了这场雨的特点。它不是那种狂暴的大雨,而是悄悄地随着春风在夜晚降临,滋润着大地上的每一片土地和每一株植物,却听不到任何声响。这种描写既展现了雨水的温柔细腻,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。
颈联“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”则通过对比手法,将视线从广阔的田野转向了具体的景象。夜晚的乡村小路上笼罩着浓厚的乌云,显得一片漆黑;而在江面上,一艘渔船上的灯火却格外明亮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感,还暗示了在这场雨中人们依然保持着生活的节奏。
尾联“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”则展望了雨后的景象。清晨起来,看到被雨水打湿的花朵点缀着整个锦官城,显得更加娇艳欲滴。这里不仅描绘了雨后花开的美丽景色,更隐含着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。
整首诗通过对春夜降雨的细致描写,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,也反映了他对农业社会中耕种者辛勤劳动成果的关怀。同时,这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堪称咏雨题材中的典范之作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